你了解疫苗嗎?
可以說,疫苗的發(fā)現(xiàn)是人類在醫(yī)學領域里最偉大的發(fā)明,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都是人類戰(zhàn)勝一種傳染病的偉大勝利!至今沒有任何一種其他的藥品,能像疫苗一樣以極其低廉的代價把某一種疾病從地球上消滅。
■作用:自動免疫
要認識疫苗,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么叫免疫。免疫是指人獲得抵抗疾病能力的過程,而免疫力即指人類抗御疾病的能力。
免疫分為兩大類。一是先天性,也是非特異性免疫,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是指人體針對所有病菌和致病物質的抵抗力,包括體表屏障作用、血腦屏障作用,細胞吞噬作用,體液和組織中的各種抗菌物質等。二是獲得性也是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獲得性免疫又分為自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兩種。無論是自動還是被動免疫,都分為自然和人工兩類免疫。
自動免疫是人體受某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后,產(chǎn)生免疫力,用這種免疫力來對抗微生物。其中的自然免疫力是通過感染疾病而獲得的,比如,人們患鼠疫、天花、霍亂等傳染病后獲得的免疫力。早期歐洲人把天花帶到新大陸時,土著人因為沒有免疫力而大量死于天花,但后來有一部分人獲得了免疫力,便頑強地生存下來了。現(xiàn)在普遍認為這種從疾病自然獲得的免疫力最好,因為這樣人體內(nèi)的免疫印記最深,持續(xù)的時間最長,因而對人的保護最為有效。
而自動免疫中的人工免疫,是通過滅活或減毒的微生物誘導人體產(chǎn)生相應的免疫力。這是當今使用最為廣泛、成就最為輝煌的免疫方法,如人們對天花、脊髓灰質炎、肝炎、破傷風、百日咳、白喉等都是使用這種方法來免疫的。我們所說的疫苗,指的就是這些滅活或減毒的微生物。
被動免疫,是不通過感染過程或誘導過程而直接獲得免疫力(多為抗體)。它也分為自然和人工兩類,前者指嬰兒通過血液和哺乳被動從母體獲得,后者指注射同種或異種抗體獲得。在2003年“非典”(SARS)流行期間,用病愈后病人的血清(含有抗御SARS病毒的抗體)對一些患者進行治療,就是被動免疫中的人工免疫。這種用來被動免疫的抗體,不是我們所說的疫苗,一般叫“抗某某抗體”。
■種類:有“死”“活”之分
用疫苗來自動免疫,通俗地講,就是用少量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制作成各種制劑,注入人體,以刺激人體產(chǎn)生抗御疾病的能力,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人免患傳染病。從理論上講,有多少種疾病就可能生產(chǎn)多少種疫苗,但由于人類的認識和技術的局限,現(xiàn)在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疫苗研制成功并使用,而且一種疫苗只能防一種疾病。
疫苗首先分為菌苗和疫苗,前者由細菌和螺旋體制成,而后者由病毒或立克次體制成。不過現(xiàn)在習慣上將這兩種疫苗統(tǒng)稱為疫苗,也就是廣義上的疫苗。在這個基礎上又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
用人工變異或直接從自然界選擇出來的毒性高度減弱并且基本無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稱為活疫苗,也稱為減毒(滅)活疫苗。現(xiàn)在常用的活疫苗有鼠疫疫苗、卡介苗(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疫苗(防小兒麻痹癥)和麻疹疫苗等?;钜呙绲亩拘愿叨葴缁?,但能有效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即產(chǎn)生大量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圍攻病原體,以阻止或限制疾病的發(fā)生。
死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死后制成制劑。這種疫苗雖然致病原已死亡,但組成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成分仍然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即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能力,因而也能誘導人體產(chǎn)生針對該種疾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以防御疾病?,F(xiàn)在我們常見和使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傷寒、霍亂、流腦、乙型腦炎、森林腦炎、狂犬病、鉤端螺旋體和斑疹傷寒疫苗。由于死疫苗的免疫原性較低,所以要多次接種才能產(chǎn)生較高的免疫效果。人們?yōu)榱藴p少死疫苗的接種次數(shù),也將死疫苗做某些合理的混合,制成混合疫苗,如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注射后能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
■研制:過程復雜
疫苗的制作有兩個重要要素,一是有效,即有免疫原性,能刺激人體產(chǎn)生反應,啟動體液和細胞免疫過程。二是要安全。這兩個要素其實是矛盾的,如果免疫原性(毒性)太大會不安全,如果免疫原性太小則起不到刺激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的作用。需要在這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因此制作疫苗是一個技術性非常高、非常艱難的實驗過程。
比如我國研制的甲肝疫苗,就是經(jīng)過許多次實驗制成的。1978年,毛江森院士在國內(nèi)率先進行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15年后,他分離出甲型肝炎病毒(HAV),并培養(yǎng)出甲肝減毒活疫苗毒種(H2減毒株),制成安全有效的活疫苗。
再讓我們以流感疫苗為例,看一看疫苗的制作過程:將流感病毒接種在雞胚胎蛋白中進行培養(yǎng),再經(jīng)化學藥品去除其活性,然后裂解(所謂裂解是指用化學制劑裂解流感病毒),提取病毒的血凝素、神經(jīng)氨酸酶制成疫苗。這樣的疫苗又稱為亞單位疫苗或化學疫苗,即只用病原微生物的一部分成分來制作疫苗,這樣流感病毒疫苗就只含有抗原成分而沒有病毒的活性存在,因而能保證安全性。
如今,為了提高疫苗的安全性,世界各國都在進行亞單位疫苗的研究,把病原微生物中的免疫有效成分提取出來。這就不僅能提高免疫效果,又能減少接種疫苗后的不良反應,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安全:沒有絕對
正如任何藥物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性一樣,任何疫苗都會有副作用和安全問題,只是副作用的大小不同而已。因為在制作疫苗的過程中,工藝不可能百分之百純化,提取的病原微生物的成分,以及滅活過程也并非百分之百精確,還有加工過程中可能會有某些雜質摻雜等等,這些都可能造成疫苗的安全性問題,但這些問題只是引起極少部分人的反應,極個別的可能有生命危險。
但是,某種疫苗如果經(jīng)過了動物實驗,以及人體的三期試驗,并被批準上市全面用于人群,那就說明它的副作用非常少,即使出現(xiàn)問題也是極個別問題。所以,只要是正規(guī)疫苗,而且流通過程和注射操作都是規(guī)范和科學的,就不會有大的副作用,更少出現(xiàn)生命問題。也就是說,只要經(jīng)過正規(guī)的渠道購買疫苗,并按科學要求保管和使用疫苗,就是安全的。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wǎng)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