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能力驗證常見風險點分析與對策
能力驗證是檢驗實驗室質量保證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反映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對隱藏的風險有預測和預警作用。
筆者對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中常見的風險點進行了梳理,以期對各檢驗檢測機構在參加能力驗證時有所幫助。
風險點一:樣品狀態(tài)與標準物質來源不符
能力驗證樣品,多數(shù)是快遞寄送到參加單位,組織方需要保證有適合樣品儲存的包裝和運輸條件,確保樣品在運輸過程中外包裝不能損壞,沒有因包裝破損而導致泄露和污染,尤其是需要保持低溫儲存的微生物樣品,要與標準物質狀態(tài)一致。
分析與對策
在樣品運送過程中,微生物樣品狀態(tài)難以保證。除依靠能力驗證組織方控制樣品寄送的包裝和運輸手段外,實驗室必須在收到樣品的第一時間里對樣品狀態(tài)詳加考察確認。標準物質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較為復雜,應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標準物質的質量驗收和定期核查,并作為日常內(nèi)部質量控制的監(jiān)測重點。若組織方?jīng)]有提供標準品,對自行購買的標準品存在疑問時,應及時咨詢組織方。日常購買到不同來源的標準品,也應進行回收率研究或與標準參考方法比對,確保標準品質量可靠。
風險點二:樣品前處理不徹底
固體食品、藥品(片、粉劑)和乳膏狀化妝品進行組分檢測時,由于基質復雜,需經(jīng)過消化、提取、多次過濾澄清處理以后,才能進行含量測定,如果前處理不夠徹底,將會嚴重影響檢測的準 確度。
分析與對策
當懷疑檢測過程存在可能的失誤或對擬上報的結果數(shù)據(jù)信心不足時,若樣品量足夠,可以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儀器驗證測定結果。如數(shù)據(jù)無顯著差異,證明結果可靠。同時,利用內(nèi)部質控的方法驗證上報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也可以使檢驗人員充分理解標準方法和掌握關鍵操作,使能力驗證顯示出驗證質量控制效果的功能。
風險點三:樣品或標準物質取樣量不足
食品、藥品日常檢測常涉及微量或痕量分析,樣品前處理操作繁雜,基質中干擾物質較多, 待檢物質濃度比較低,檢測難度較大。同時,標準物質的取樣量不足也是操作失誤的因素之一。
分析與對策
在進行微量或痕量的含量測定時,應著重考察取樣量是否足夠,同時考察標準物質和試劑空白的影響。遇到標準物質瓶有缺陷、難以完全轉移時,應及時向能力驗證組織方說明情況并申請更換;也不排除標準物質的包裝有缺陷的可能,致使破瓶、灑潑的概率增加,對此,實驗室應及時聯(lián)系標準物質提供方,組織試驗人員參加開瓶和轉移的相關操作技術培訓。
風險點四:國內(nèi)外的檢測標準與評價系統(tǒng)存在差異
隨著檢驗技術的更新和擴展,越來越多的實驗室具備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檢驗能力。但國際能力驗證組織方賦予的指定值或制備樣品,其測試和評價樣品的均勻性與穩(wěn)定性所用的方法及評價體系會與國內(nèi)標準存在差異,如未針對國內(nèi)外標準進行差異性比較,試驗時也未與組織方詳加溝通,結果審核時未對國內(nèi)外標準再次核對,將會增大結果離群的風險。
分析與對策
參加國際能力驗證時,應詳加分析國內(nèi)外標準和反饋方法的差異,綜合考察組織方測試和評價樣品的均勻性與穩(wěn)定性所用的方法及評價體系。尤其是對于口岸檢驗所,其涉及的國外標準檢驗較為頻繁,因此,應加強對國內(nèi)外標準的分析比較,加強檢驗人員對國外標準的理解和掌握。
風險點五:關鍵操作步驟的掌握不夠
操作技巧和操作流程的偏差是造成檢測結果偏差的重要原因,雖然檢驗人員操作失誤造成能力驗證結果離群的出現(xiàn)頻率較低,但不排除偶然失誤的可能。很多檢測項目看似簡單,一些關鍵步驟的處理卻容易出現(xiàn)失誤。如檢驗人員操作不夠熟練,缺乏該檢測項目的操作經(jīng)驗,不排除有偶然失誤的可能,也反映了一些復雜的、危險系數(shù)大的試驗有容易造成失誤的關鍵步驟。
分析與對策
在進行復雜的、危險系數(shù)較大的試驗操作時,經(jīng)驗往往很重要。所以,應加強操作和技能培訓,摸清試驗的操作難點和易失誤點,攻破難關,減少風險。
風險點六:對檢測方法的理解不夠
能力驗證的組織方一般在作業(yè)指導書中規(guī)定了樣品前處理、操作要點、統(tǒng)計方法等,參加能力驗證的實驗室應嚴格按照作業(yè)指導書開展試驗。否則,會導致檢測結果離群。
分析與對策
進行能力驗證試驗前,檢驗人員應仔細研讀組織方提供的作業(yè)指導書。若作業(yè)指導書指定了測試方法,在測定條件和測試點與原標準規(guī)范不一致時,應按特殊要求進行;若方法中無特殊要求,但特定的操作規(guī)范對測試條件有附加的說明時,應仔細分析,結合操作規(guī)范的附加要求進行測試。
多數(shù)標準有補充、附加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以及限度測定的情形,所以,檢驗人員應對標準進行排查、分析和總結,尤其是遇到相對簡單的能力驗證檢驗項目,更不能掉以輕心,基礎的試驗更能反映實驗室真實的管理水平。檢驗人員在檢測前應熟讀標準,多向經(jīng)驗豐富、操作能力強的同事請教,加強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積累經(jīng)驗。(摘編自《中國藥事》2018年4月第32卷第4期 作者:楊文鳳 張慧文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