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国产兽交xvidseos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當前位置:食藥網(wǎng)首頁 > 藥品> 科普>

服中藥時間有講究

作者: 宋潔瑾    來源: 大河健康報 2019-05-07

  自古以來,醫(yī)家對服藥時間是特別講究的。清代著名醫(yī)學家徐靈胎曾講:“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而反有害……”古人在幾千年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有關服藥時間的經(jīng)驗,如食前服、食后服、平旦服、臨臥服、間歇服等。


  服用中藥的時間需根據(jù)病情、藥物功效和其他一些具體情況來決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曾提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即按疾病所在部位,分飯后、飯前、清晨或睡前服藥。


  飯前


  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腎等臟器疾病,宜飯前服藥,這樣有利于藥物的消化吸收。東晉時期著名醫(yī)藥學家葛洪說:“未食內(nèi)虛,令毒勢易行”。飯前服藥易使藥力得到發(fā)揮。


  飯后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暈、頭痛、目疾、咽痛等宜飯后服藥,能使藥性上行。消食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也宜飯后服用。


  清晨空腹


  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尤其是滋補腎陽的藥物、潤腸通便藥、驅蟲藥宜晨起空腹服用。早晨人體的陽氣隨自然界陽氣而生發(fā),在陽氣的推蕩下,可使藥力速行至病所,發(fā)揮作用。


  午前


  上午宜服用益氣升陽藥、發(fā)汗解表透邪藥。中醫(yī)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認為:“午前為陽之分,當發(fā)汗;午后陰之分,不當發(fā)汗?!边€強調益氣升陽藥在午前服用。益氣升陽藥之所以于午前服用,乃“使人陽氣易達故也”。


  午后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如大承氣湯)。李東垣曰:“瀉下藥乃當日巳午之后,為陰之分時下之。”(巳時即上午9時~11時,午時即上午11時~下午1時),其他醫(yī)家亦認定瀉下藥不宜在午前服用。


  睡前


  鎮(zhèn)靜安神藥、澀精止遺藥、緩下藥等宜睡前服用,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


  頓服


  頓服一般適宜于病情比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稱為頓服,取急病急治之意?!肚Ы鸱健份d:“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兇,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目前,一般的高熱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小兒急癥等宜采用頓服法。


  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今很多患者脾胃偏差,大部分的藥都不適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最好。一般藥物一天服2次,飯后1小時以上或半空腹狀態(tài)服用較好,晚上9時以后不要服藥,以免影響藥物吸收及夜間睡眠。(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宋潔瑾)


(責任編輯:齊桂榕)

聯(lián)系我們 更多

  • 健康中國頭條微信
  • 中國醫(yī)藥報微信

電話: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郵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