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国产兽交xvidseos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療

  • 作者:王樂
  • 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 2014-09-06 10:04

    每年11月份是肺癌關注月。“肺癌關注月”是美國肺癌聯盟2001年發(fā)起的一項全球性向民眾傳播肺癌防治科普知識的宣傳活動。這個月,中國癌癥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中國抗癌協(xié)會科普工作部、北京健康教育協(xié)會、首都醫(y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和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聯合主辦了“第八次全球肺癌關注月——肺癌健康知識大講堂”活動。中國癌癥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國抗癌協(xié)會科普工作部部長、首都醫(y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宣武醫(y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特別強調: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療!
    肺癌居惡性腫瘤死亡之首
    衛(wèi)生部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新一輪全國人口死因調查數據顯示:與環(huán)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死亡率及其構成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過去30年分別上升了465%和96%。肺癌已代替肝癌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2.7%)。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霍英東、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和大家熟知的著名藝術家趙麗容、文興宇等很多名人均因肺癌晚期而死亡。
    北京市衛(wèi)生局在2008年10月底發(fā)布的健康播報中指出,自1977年以來,北京市肺癌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一直高居首位,而且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北京市肺癌死亡率從1974年到2003年增幅高達167%。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66421人,其中約有24.55%死于惡性腫瘤,因肺癌致死約有4729人,已占惡性腫瘤的29%。在北京市2007年惡性腫瘤死亡中,男性、女性排在第一位的都是肺癌。
    正確分期是規(guī)范治療的前提
    盡管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它并不是不治之癥。現在治療肺癌的手段很多,除了外科手術,還有放療、靶向治療、中醫(yī)藥治療。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還有伽瑪刀、氬氦刀、射頻消融、冷凍治療和熱療、光動力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支修益教授強調,科學正確地選擇治療手段,一定要在準確的臨床分期的前提下!支修益教授說:“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例,患者胸片和胸部CT發(fā)現肺部孤立性結節(jié)陰影,經氣管鏡活檢確診是肺癌,胸外科醫(yī)生馬上就給患者‘成功地’實施了肺切除手術。自認為預后良好的患者,很短時間后就發(fā)現肺外有多發(fā)轉移,如顱腦、肝臟、骨骼等部位的轉移。事實上,這些患者在手術前就已經出現了肺外轉移,只是因為沒有發(fā)現而已。如果術前作了腹部超聲、顱腦核磁共振、全身骨掃描等檢查,就能夠及早發(fā)現肺外轉移,從而使患者避免開胸手術而選擇其他的治療手段。”因此,患了肺癌千萬不要急于治療,科學正確的臨床分期是規(guī)范化治療的前提。
    支修益教授介紹,簡單地說,肺癌可分成早、中、晚期,直徑小于3厘米的腫瘤,沒有外侵,并且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肺癌,稱之為“早期肺癌”;一旦侵及胸膜,或出現肺門淋巴結轉移,我們就把它定義為“早中期肺癌”;如果肺部腫瘤轉移至縱隔淋巴結,或腫瘤侵犯了胸壁、膈肌、心包和縱隔等結構,則稱之為“局部晚期肺癌”;如果肺癌患者出現了肺外轉移,如顱腦轉移、骨轉移、腹腔臟器轉移,就屬于“晚期肺癌”。肺癌患者一旦發(fā)生了淋巴結轉移,就意味著癌細胞已經進入了淋巴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極有可能通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播散到全身,這時做肺切除的手術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反而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準確的臨床分期有助于醫(yī)生為肺癌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使那些已有遠處轉移、不應該做手術的肺癌患者避免承受開胸手術之苦,而沒有轉移的肺癌患者得到及時科學的外科手術治療。
    早診、早治仍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由于晚期肺癌治療效果不佳,早診、早治就非常重要。盡管早發(fā)現、早治療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臨床中拖到晚期才到醫(yī)院就診的肺癌患者仍然大有人在。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診斷呢?
    首先,提倡45歲以上居民每年做健康體檢。如果你是一個煙民,35歲后就應該每年參加健康體檢。如果你是一個每天至少抽兩包煙而且已經抽了三四十年的重度煙民,每半年就要做一次胸部體檢。這是簡單易行、經濟實惠的早期發(fā)現肺癌最好的辦法。
    其次,如果出現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就要到醫(yī)院及時就診。有的人平時也咳嗽,但是一旦咳嗽的規(guī)律跟以前不一樣了,就要高度警惕,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中國醫(y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

分享至

×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網民評論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