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降脂作用日益顯現
“現代醫(yī)學對高脂血癥的研究雖然取得很大進展,但治療效果尚欠理想,長期應用化學藥物所產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依然是一大難題。因此,隨著學術研究的進展,中醫(yī)藥在調節(jié)血脂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已為更多的高脂血癥患者所接受?!边@是8月5日在廣州舉辦的一個中醫(yī)藥學術研討會上,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王云飛主任醫(yī)師在《中西醫(yī)降脂新進展及丹田降脂丸治療高脂血癥臨床試驗報告》中的一段重要論述。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據悉,中國成人血脂異?;疾÷蕿?8.6%,約為1.6億人。王云飛介紹說,目前常用的降脂藥物以化學藥物為主,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膽酸螯合劑、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多種。由于西藥降脂藥有惡心、腹脹、血清肝酶升高、皮膚血管擴張、糖耐量降低、糖尿病惡化、血尿酸增高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很多患者轉而尋求中醫(yī)藥治療。在中醫(yī)臨床中,高脂血癥常歸屬于胸痹、中風、眩暈、消渴、血瘀等病癥范疇。常見癥狀表現為肥胖、肢麻、胸悶、心悸、眩暈、頭痛、疲乏無力,舌質暗淡或有瘀點、苔白膩、脈弦滑等。治則應以健脾胃、調肝腎為主,而祛濕泄?jié)嶝灤┦冀K。
經過近幾十年的研究,人們發(fā)現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有80多種,其中有以降膽固醇為主的蒲黃、澤瀉等18種;有降甘油三酯為主的黃連、黃芩等4種;有降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大黃、何首烏等20多種。這些降脂中藥所含的已知的有效成分有葛根素、山楂黃酮、銀杏苦內酯、枸杞多糖、人參皂苷等。其降脂機制是減少外源性脂質的吸收(主要是指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內源性脂質的合成、促進脂質的轉運和排泄,以及調節(jié)脂質代謝生物化學環(huán)節(jié)等。
王云飛認為,雖然一些單味中藥或復方湯劑對降血脂有一定的療效,但由于高脂血癥是一種慢性病,多數需要守方長服,而湯劑的煎制、攜帶、服用均不方便,口感也不好,患者往往不能堅持。高脂血癥病情是相對穩(wěn)定的,方藥不需頻頻加減變化,故治療高脂血癥不宜選用湯劑,而應將組方制成丸劑或其他易服劑型,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增強和鞏固療效。當然如能在制劑時提取有效降脂成分,則更為理想。廣東宏興制藥廠于1985年在全國率先研制成功中藥復方制劑“丹田降脂丸”。該藥問世以來,一直深受廣大患者青睞,至今20年盛銷不衰。
丹田降脂丸由丹參、三七、人參、何首烏、澤瀉、當歸、黃精、川芎、肉桂、淫羊藿、五加皮共11味中藥組方提取精制而成。經現代藥理及臨床研究證實,方中藥物具有糾正脂質代謝紊亂,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并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血液流通,加速脂質殘余顆粒(廢物)的清除和排泄的作用。王云飛等人曾對丹田降脂丸進行追蹤研究,進一步證實其明確的藥理作用和顯著的療效。該藥以6周為1個療程,服藥后臨床控制率為23.7%,顯效率為21.3%,有效率為30.7%,總有效率達75.7%。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通過對300例臨床觀察的回顧,得出了可喜的綜合評價:丹田降脂丸用于治療血瘀兼脾腎兩虛導致的高脂血癥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癥患者血脂,并能使高脂血癥患者的血液流變性,頭暈、頭痛、胸悶、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四肢欠溫、脘腹脹滿等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毒副作用小,臨床應用安全。
為了充分發(fā)揮丹田降脂丸的優(yōu)勢,專家們建議對該藥進行二次開發(fā),研制出膠囊等一系列劑型的產品,進一步提高其療效,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