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如何對待你,“多余”的智齒
智齒被很多人認為是“多余的”。它似乎在咀嚼食物時沒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會導致牙痛、口臭等問題,有不少人選擇拔掉智齒。那么,它真的是多余的嗎?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呢?
一、智齒是“多余”的嗎?
要討論智齒是否多余,首先要知道智齒是什么。在成年人上、下牙槽內,左右方向上、從內側向外側依次有8顆牙齒;上、下牙槽內左右兩端最外側一顆(第三磨牙)萌出最遲,一般在16-24歲間萌出,稱之為智齒。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四顆智齒,有些人少于4顆,該牙終生不萌出者約占30%。
那么智齒有什么作用嗎?是多余的嗎?
智齒由于萌出較晚,且多為阻生齒,因此對于發(fā)音、咀嚼等均起不了實質性作用;四顆智齒完全萌出或者均不萌出都屬于正?,F象,不能稱之為“多余”。
二、為什么有時候智齒會引起口臭,牙痛等問題?
智齒生長在牙槽骨的最末端,由于現在人類牙槽骨在長度、寬度上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經常無法為智齒提供足夠的萌出空間;這種情況下,智齒往往異位萌出、阻生,這種萌出的異常加上口腔深面清潔的困難,導致食物殘渣易于堆積,在口腔常駐菌群長期作用下,不斷無氧降解,產生異味,導致“口臭”;此外,上述過程還可以導致局部感染,表現為智齒的冠周炎、牙周炎、牙髓炎等,引起劇烈的“牙痛”。
三、什么情況下,需要拔掉智齒?
并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除,如果智齒的生長位置、方向正常,可以正常咬合,則無需拔除。
但是,如果出現了以下情況,就要考慮拔除掉智齒:
?。?)智齒出現深的蛀牙,建議拔除;
(2)智齒生長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導致鄰近牙齒病變,建議拔除;
?。?)在智齒萌出過程中由于空間不足、清潔困難者,可導致冠周炎癥,經常出現劇烈的局部腫痛,建議拔除;
(4)智齒對面沒有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可能會過度萌發(fā)伸長,進而影響咬合,建議拔除;
(5)智齒阻生在牙槽骨的里面,若經常發(fā)生炎癥,則建議拔除。
四、拔掉智齒的話,會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嗎?
網上總是流傳著拔牙可能失去記憶的說法,這是真的嗎?拔除掉智齒后,對身體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其實,智齒跟其它牙齒一樣,牙髓中間除了血管、結締組織外,只有來自牙槽神經的分支,而牙槽神經來源于三叉神經。三叉神經是掌管頭面部的感覺與咀嚼肌的運動,因此拔除智齒后即使傷及三叉神經的牙槽分支,也不會造成其它不良影響,更不可能影響智力或“失憶”。
至于臨床上見到的由于拔除智齒產生的損傷,則主要是由于拔牙過程消毒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出血不止、疼痛加重、局部感染或者周圍牙齦損傷。
由此可見,只要操作正規(guī),拔除智齒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五、如何保護智齒,保護牙齒?
首先需要強調,無論智齒萌出幾顆,都是正?,F象。
想要保護智齒,關鍵在于口腔衛(wèi)生。我們有如下建議:
(1)飯后使用牙簽伸入口腔里面,緩慢剔除智齒每個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每顆智齒逐個清除;
(2)睡前、早起刷牙,保證局部無異物殘留,減少感染的發(fā)生率;
?。?)三餐后淡鹽水漱口,進一步保證口腔清潔;
?。?)若智齒頻繁導致牙周炎、牙痛等不適,及早拔除。
(責任編輯:種鵬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