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者講好故事|陳燕飛:橘農的“匠心”
《中國醫(yī)藥報》社記者 陳燕飛
好記者講好故事:橘農的“匠心”
陳燕飛
近幾年,社會上流行講“匠人精神”“大國匠心”。今天我也想講講“匠心”,不過我講的“匠心”,并不是將一個螺絲釘做到極致這樣的小范疇,而更多的是一種精神。
今年5月底,報社派我到湖北宜昌采訪報道。這次報道歷時5天,走訪了很多地方,收獲了很多感動,但最后一天采訪的一家叫“土老憨”的企業(yè)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說是一次精神洗禮。
這是一個專做柑橘相關產品的企業(yè):用橘子釀果醋、橘子皮做陳皮、釀橘醋剩下的渣滓做餅干……董事長陳世貴戲稱,要將一個橘子吃干榨凈。
2008年,陳世貴投身柑橘深加工事業(yè)后,當務之急就是帶橘農提升橘子品質。從浙江黃巖調研回來后,他挨家挨戶向橘農傳授先進的科學種植技術。然而,橘農要么不理,要么回應“老子種了幾十年地了,還要你來教老子?你個毛娃子”。
怎么辦呢?陳世貴決定帶橘農去黃巖柑橘產地參觀學習。結果,又被橘農撅了回來:“老子種了幾十年地,還用出去學習?”“太遠了,老子宜昌都沒出過,跑去浙江?不去!”
說教行不通,帶也帶不出去?雖然接連碰壁,但陳世貴并沒有放棄。
“這次考察學習,咱們邊走邊玩,以玩為主,費用我們公司出?!标愂蕾F開始“利誘”橘農。效果立竿見影,沒兩天,載著100余名橘農的兩輛長途大巴,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
陳世貴告訴我,當這100多名橘農見到浙江的先進科學種植技術后,個個都被震驚住了。于是,他趁熱打鐵,在企業(yè)運行早期,資金尚且困難的情況下,斥巨資打造了一個柑橘種植理論和實踐培訓基地,手把手教橘農提升柑橘品質。
在建培訓基地時,陳世貴又別有用心地做了一個小安排:“座椅要買意大利真皮的,一定要最好的?!标愂蕾F叮囑基地建設負責人。這一舉措一度讓公司很多高管不解,甚至反對。但基地建成后,產生的效果也讓所有高管由衷贊嘆。原來,來聽課的橘農坐上座椅之后連連稱贊,一致評價就是“好東西就是好”,“品質”二字也慢慢深入到他們的心里。
如今,十年過去了,在陳世貴的帶領下,“土老憨”的優(yōu)質精品橘子,已經不再是論堆兒、論斤賣了,品質好的,一個就能賣十幾元,橘農的年收入也從2萬元增加到十幾萬元。
聽了陳世貴的故事,我被他的良苦用心打動了。事實上,“用心”二字還不足以概括我的感受,我為這種精神賦予一個名稱——匠心。
“匠心精神”意味著執(zhí)著。陳世貴無疑是執(zhí)著的,如果他在碰壁之后就停下來;又或者圖一時省錢,沒有斥巨資配備意大利真皮沙發(fā),那么他對品質的追求,最終或許是獨角戲。正是他的執(zhí)著、用心成就了他,也造福了一方農民。
“匠心精神”意味著踏實、不浮躁。陳世貴斥巨資為柑橘種植理論和實踐培訓基地的專家們建造了無比豪華的住所,哪怕這些專家一年只住兩天;他又斥資開辟了有機蔬菜種植園,只為專家能吃得放心、滿意。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國家發(fā)改委在“土老憨”設立了國家和地方柑橘高效栽培技術研發(fā)中心,專門研發(fā)柑橘栽培技術,湖北省院士工作站就設在該中心,橘農可以直接與院士對話?!洞髮W》有言: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句話我品味了很久,結合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踏實,要干一行愛一行。
“匠心精神”意味著吃苦耐勞。前段時間我們去參觀紀念馬克思誕辰100周年的展覽,我為一句介紹動容:1837年夏天,19歲的馬克思因學習過度勞累病倒了,不得不休學療養(yǎng)。一個19歲的孩子,得刻苦到什么程度,居然累病倒了?我不提倡大家都累病,身體第一,但我也非常羞愧,以馬克思的智商尚且如此,何況平庸的自己呢?
著名生涯規(guī)劃師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書中說道,人的能力分為知識、技能和才干。我認為,每一份才干的積累,都離不開“匠心”。我們的健康傳媒集團事業(yè)的發(fā)展,也需要“匠心”,而這份“匠心”使命,無疑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肩上。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張丹:展現檢查員風采 講好中國藥監(jiān)故事
新時代,新起點,有更多的故事正等待我們發(fā)現。讓我們一起加油,繼續(xù)講好檢查員的故事,講好中國藥監(jiān)的故事! 2019-06-06 11:22裴顥:不為他人做嫁衣,只做快樂出版人
我把自己的崗位作為追夢、圓夢的發(fā)力點,激揚巾幗之志,奉獻巾幗之力,彰顯巾幗之美,唱響巾幗之歌,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2019-06-06 11:10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