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家庭藥箱|寶寶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癥或小兒癱,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7歲以下兒童,會引起輕重不等的癱瘓。主要病變發(fā)生在脊髓灰質,臨床主要表現為發(fā)熱、咽痛和肢體痛、肌肉萎縮、步態(tài)異常、馬蹄內翻足、四肢癱瘓、咽反射消失、腦灰質異常、脊髓前角病變等。
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大流行時以隱匿感染和無癱瘓病例為多,兒童發(fā)病率比成人高,普遍接種疫苗前尤以嬰幼兒患病為多,患兒有可能終身殘疾,多年跛行,并可能因無法自主呼吸而窒息死亡。
接種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那么,您知道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是如何誕生的嗎?注射脊髓灰質炎疫苗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脊灰疫苗“誕生”記
1955年,中國江蘇省南通市突發(fā)數千例兒童癱瘓病例。兒童患病后,有的手腳動不了,有的腿腳變形,最嚴重的不能自主呼吸,甚至死亡。該病隨后迅速蔓延至青島、上海、濟寧、南寧等地。當時,人人聞之色變,家家不敢開窗。依據后來的統(tǒng)計,當時我國每年報告的脊髓灰質炎病例達20000~43000例。
當時,美國和蘇聯已研制出脊髓灰質炎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死疫苗安全,但低效、麻煩(須注射4次)且昂貴;活疫苗便宜(成本僅為死疫苗的千分之一)、高效但安全性仍有存疑。我國醫(yī)學家顧方舟教授聽取了美國疫苗專家科普洛夫斯基的建議,并根據我國國情判斷,決定走活疫苗研發(fā)路線。1959年12月,經原衛(wèi)生部批準,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與北京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協(xié)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協(xié)作組,由顧方舟擔任組長。疫苗研制的Ⅰ期臨床試驗階段,為了檢驗疫苗對人體是否有不良反應,顧方舟冒著癱瘓的危險,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過去,他發(fā)現自己的生命體征沒有出現異常,于是又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讓自己剛剛滿月的兒子服用疫苗,證明疫苗對兒童同樣安全。
1962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調研結果表明,投放疫苗的城市,脊灰流行高峰紛紛削減。但疫苗在運輸過程中需冷鏈保存,且是液體的,裝在試劑瓶中運輸起來很不方便。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顧方舟與同事研制出了聞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糖丸不僅好吃,且能在常溫下存放多日,運送極為方便,使得脊灰疫苗在全國推廣的速度大大加快。1965年,全國農村逐步推廣疫苗,自此,脊髓灰質炎發(fā)病率明顯下降。我國于2016年5月1日起,實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序貫預防程序),即2月齡時注射一劑脊灰滅活疫苗(IPV),3月、4月及4歲各服一劑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糖丸。
2000年,經中國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區(qū)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上,74歲的顧方舟教授作為代表,莊重地簽下了名字。2019年1月2日,顧方舟教授在北京逝世,而一顆顆脊灰疫苗糖丸,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甜蜜的記憶。
接種脊灰疫苗注意事項
(1)家族和個人有驚厥史者、患慢性病者、有癲癇史者、過敏體質者禁用。(2)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糖丸或液體的劑型,怕熱,遇熱會失效,因此不要用熱水服藥。服用時先用湯勺或筷子將糖丸研碎,或用湯勺將糖丸溶于冷開水(不得用50℃以上的熱水)中服用,年齡較大的兒童可直接吞服。(3)脊灰疫苗從-20℃環(huán)境中取出,開啟后應放置于2~8℃條件下保存并于當日用完,剩余液均應廢棄。(4)注射或口服疫苗后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并備有腎上腺素等藥,以防偶發(fā)嚴重過敏反應。(5)注射免疫球蛋白應至少間隔3個月以上接種脊灰疫苗,以免影響免疫效果。(6)使用不同的減毒活疫苗進行預防接種時,應間隔至少1個月以上。(7)高熱、免疫功能低下、正在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抗癌藥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8)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時內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否則母乳中抗體會中和(殺滅)疫苗,影響預防效果。(9)如兒童在服用時出現嘔吐應補服1次。
此外,脊髓灰質炎一旦發(fā)病,應及時去醫(yī)院隔離治療,并報告衛(wèi)生防疫站,密切接觸者醫(yī)學觀察20天,對未服過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應立即補服。(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張石革)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