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分析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目前病因和發(fā)病機理尚未得到完全認識。從目前已知的發(fā)病機制上看,糖尿病主要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患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人體各種組織,尤其是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和器官衰竭。
糖尿病市場規(guī)模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多年持續(xù)增長,患者人數從2016年的4.4億增長至2020年的約4.9億,復合年增長率為2.5%。受社會經濟、人口、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預計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將在2025年達到約5.5億,并于2030年超過6.1億。
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我國是糖尿病患者大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從2016年的1.1億增長至2020年的1.3億,復合年增長率為3.0%。由于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預計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將在2025年達到1.5億,并于2030年達到1.7億。我國糖尿病市場具有巨大的治療需求潛力。
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糖尿病治療路徑及治療藥物
根據我國II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生活方式干預是II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始終。當糖尿病患者經過飲食和運動治療后,血糖控制仍不能達標時,需使用藥物進行控制。自1920年人類使用動物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以來,在100年的時間里,全球共發(fā)現、發(fā)明了約九大類主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磺脲類、雙胍類、糖苷酶抑制劑類、胰島素類、噻唑烷二酮類(TZDs)、格列奈類、GLP-1類、DPP-IV抑制劑類、SGLT-2抑制劑類。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對外源性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賴會逐漸增大。根據患者的不同發(fā)病階段(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逐漸下降)、血糖控制情況、并發(fā)癥風險狀況等因素,臨床上常需要口服藥物間及口服藥與注射降糖藥物間(胰島素、GLP-1受體激動劑)的聯合治療。
縱觀目前多樣化的糖尿病藥物選擇,GLP-1受體激動劑代表了一種相對新穎的治療手段,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降低體重,并且已被證明擁有良好的心血管結局和安全性,克服了傳統治療藥物中的一些缺陷。各類可用于高血糖治療藥物的療效作用總結如下表所示:
糖尿病藥物市場規(guī)模情況
在全球范圍內,僅在糖尿病藥物方面,患者每年便會花費超過600億美元,2020年,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達到697億美元。預計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將會在2025年增長到902億美元,在2030年增長到1,091億美元。
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國市場中,抗糖尿病的藥物主要為傳統藥,且例如DPP-4,GLP-1,和SGLT-2類的新型藥物銷售額和全球相比仍然很低。目前,抗糖尿病市場在2020年達到632億元人民幣。隨著我國糖尿病患者支付能力的增加、醫(yī)保制度的完善和糖尿病創(chuàng)新藥物的不斷發(fā)展,預計我國的抗糖尿病市場將會在2025年增長到人民幣1,161億元,在2030年增長到1,675億元。
中國糖尿病藥物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從糖尿病藥物銷售情況來看,我國糖尿病藥物市場和全球市場的銷售結構存在明顯差異。目前雙胍類、磺脲類和α-糖苷酶抑制劑類等已上市幾十年的傳統口服藥物在我國仍為主流,而在全球范圍內其市場占比已少于以DPP-4、GLP-1和SGLT-2為代表的新型藥物,這些新型藥物由于進入我國的時間較晚,帶來的銷售收入比例遠不及全球其他發(fā)達國家,尚處于萌芽階段,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細分,2020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國糖尿病藥物市場細分,2020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GLP-1市場規(guī)模情況
GLP-1受體(GLP-1R)是近年來II型糖尿病治療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靶點,GLP-1可作用于胰島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時GLP-1還可作用于胰島α細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釋放。除此之外,GLP-1還具有延遲胃排空,抑制食欲,保護胰島β細胞的功能來阻止糖尿病進一步發(fā)展的其他作用。
GLP-1類藥物主要通過與GLP-1受體結合,模擬生理GLP-1而發(fā)揮作用。相比2-3分鐘被降解的天然人GLP-1,許多合成的GLP-1受體激動劑,有更長的半衰期。同時由于GLP-1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血糖且無低血糖風險、有降低體重的效果及更廣的作用范圍,其臨床治療地位日益提升。
根據藥代動力學特性,GLP-1受體激動劑可分為短效和長效制劑兩大類,其中短效GLP-1的半衰期較短,長效GLP-1的半衰期較長。目前全球已上市的長效GLP-1類藥物分類情況如下圖所示:
全球已上市長效GLP-1藥物比較
數據來源:NMPA,FDA,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受到GLP-1藥物在中國市場較晚的上市時間(2009)和相對高昂的年均治療費用影響,目前GLP-1藥物在我國市場表現仍比全球其他地區(qū)滯后許多。目前中國已上市長效GLP-1藥物情況如下圖所示:
全球共有十款GLP-1藥物上市,2020年全球GLP-1藥物市場達到131億美元。在細分領域,未來長效GLP-1藥物市場規(guī)模將快速擴增,預計全球的GLP-1藥物市場將會在2025年增長到283億美元,在2030年增長到407億美元。
全球GLP-1藥物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2017年,GLP-1藥物首次進入國家醫(yī)保目錄,導致GLP-1藥物的年均治療費用大幅度下降,同時滲透率顯著提升。因此,在2016-2020年間,GLP-1藥物在我國的銷售收入從4億元人民幣快速增長至16元億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6.9%。首個長效GLP-1藥物于2018年在我國上市,另三種長效GLP-1藥物緊隨其后上市。由于隨之大幅改善的患者治療依從性,我國長效GLP-1藥物市場規(guī)模將快速擴增,同時推動整體GLP-1藥物市場的發(fā)展。預計整體GLP-1藥物市場將以57.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于2025年達到156億元人民幣。其中長效GLP-1藥物細分市場在2020-2025年間將以100.6%的速度激增,于2025年達到107億元。在此之后,整體GLP-1藥物市場將保持26.2%的復合年增長率,并在2030年達到501億元。
中國GLP-1藥物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2016-2030E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隨著2018年長效GLP-1藥物的上市,更好的藥效和患者依從性勢必將在未來幾年助力長效GLP-1藥物市場的迅猛發(fā)展。與此同時,該類藥物進入國家醫(yī)保目錄的可能性可以將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20.0%拉升至2025年的68.2%,并于2030年達到83.6%。
中國GLP-1發(fā)展展望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全球GLP-1藥物目前有多款在研管線,以長效型為主。在GLP-1藥物的在研情況方面,我國目前有11款在研長效GLP-1藥物。
全球創(chuàng)新GLP-1藥物糖尿病適應癥臨床管線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國創(chuàng)新GLP-1藥物糖尿病適應癥臨床管線
數據來源:CDE,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糖尿病創(chuàng)新靶點藥物市場概況
目前的糖尿病治療方法經常會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具有新的作用機制的抗糖尿病藥物會開創(chuàng)一個提高生活質量的新時代,并可能使未來的個性化治療計劃成為可能。葡萄糖激酶(GK)參與了肝臟和胰腺中葡萄糖依賴的血糖調節(jié),而葡萄糖激酶激動劑(GKA)可放大這一過程。糖激酶在血糖水平很高時觸發(fā)胰島β細胞分泌,而胰島β細胞中的活性GK可以產生6-磷酸葡萄糖,從而打開ATP敏感的鉀通道,并使細胞膜去極化,從而引發(fā)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釋放。同時肝臟中的活性GK也參與了葡萄糖轉移至肝糖原并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過程。因此,當血糖過高時,GKA可以控制血糖。由于GKA激活GK的過程受血糖水平的調節(jié),血糖降低時該過程不會繼續(xù)將葡萄糖轉化為肝糖原,因此GKA幾乎不會引發(fā)低血糖癥。
全球GKA靶點糖尿病適應癥臨床管線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國GKA靶點糖尿病適應癥臨床管線
數據來源:CDE,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糖尿病藥物發(fā)展趨勢
早期降糖藥物開發(fā)以達到更高的降糖水平為主要目的,力求通過用藥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隨著新型降糖藥比如GLP-1受體激動劑、DPP-4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的開發(fā)和商業(yè)化,這些藥物與傳統藥物的聯合治療成為可能。聯合用藥可提升降糖幅度,使糖尿病人血糖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但早期開發(fā)的注射制劑如利那魯肽(短效GLP-1受體激動劑)藥效時間有限,且并發(fā)癥難以控制,患者依從性有待提高。抗糖尿病藥物時效上的局限隨著長效注射制劑的開發(fā)逐漸被改善,在未來,抗糖藥將持續(xù)現在的發(fā)展趨勢,持續(xù)往向長效制劑發(fā)展。
加強對臨床多重獲益的關注,由于糖尿病患者群體常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疾病,科學合理的治療策略應不僅僅局限于單純降低血糖,而是在降糖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管理,為病人創(chuàng)造多重臨床獲益。包括GLP-1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在內的新型降糖藥具有胰腺和胰腺外的多重藥理作用,不僅在降糖效果上具有優(yōu)勢,還有額外的減重效果和心血管獲益。具有綜合管理作用的藥物極大地拓寬了目前降糖治療的思路,也將成為未來糖尿病治療的優(yōu)先選擇。
(責任編輯:劉思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